本工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入长江通道的湖口地段,距长江口约6km,位于九景高速公路鄱阳湖大桥上游约3km。桥址所在地段,两岸均为山体,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和丘间谷地。桥位处湖面宽约5.3km,底面稍有起伏。
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湖积物大部地段厚20.00~40.80m,局部厚43.70~59.30m;岩性为淤泥、粘土、淤泥质粉质粘土、粉土、粉~砾砂、圆砾土和卵石土,局部揭露有厚几厘米~2.50m的砂砾胶结层,大桥两端山前分布有少量坡残积角砾土。
基岩:主要为下古生界寒武系~志留系砂岩、页岩和灰岩,局部为粉砂质泥岩。根据两岸地表露头岩石产状实测,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,桥址区基岩里呈单斜构造,总体产状为:倾向SW240~SW260,倾角15°~20°。受构造挤压和风化影响,岩石风化差异明显,风化带厚薄不均,钻孔揭露最大强风化破碎岩厚度超过50m,微风化岩面波状起伏。钻孔揭示和纵波测试结果表明,岩石强、弱风化层较发肓~极发肓,岩体较破碎~极破碎;微风化基岩相对完整,其中微风化砂岩裂隙发肓~极发肓,岩体较完整;微风化页岩裂隙不发肓,岩体完整。灰岩多风化破碎成坚硬粉质粘土或中密~密实粉土状,其上部弱风灰土岩中揭示有高1.65~2.20m的溶洞,为部分填充~全填充,填充物为软~流塑状粉质粘土,混有少量溶蚀残块。
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式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。孔隙式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砂砾层中,水量较丰,具微承压性,补给来源于长江水或湖周围山体中的基岩裂隙水。基岩裂隙水则主要赋存于裂隙和构造破碎带中,水量较小,补给主要来源于其上砂砾层中的孔隙水。
本工程采用冲击反循环成孔、泥浆护壁施工工艺,共完成桩径2.5m(水上),桩长50m,17根;桩径2.0m(筑岛),桩长40m,26根;桩径2.0m(水上),桩长50m,53根;合计96根。入弱风化含砾泥岩20m。
本工程克服了鄱阳湖施工中地层复杂漏浆严重,水位变化较大和平台施工中的问题,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要求,一次性验收合格,合格率达到100%,桩基经检测全部达到I类桩。工程质量良好,安全、质量、工期、环保及文明施工均满足顾客及合同要求。